免费AV无码色欲_av片在线观看免费_国产成精品在线观看_国产无码一区二区

先秦“君子”:身份標志向道德內涵的延伸


來源:中國產業(yè)經濟信息網   時間:2017-10-23





  “君子”一詞具備了多重道德內涵,常與高尚的品德、良好的修養(yǎng)、端正的言行等含義直接相關。而事實上,“君子”最初只用以指代人物的社會地位,并不具備道德素養(yǎng)的要求。其道德內涵的確立,始于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的諸子著述。
 
  本義:身份地位的稱謂
 
  《說文》釋“君”為“尊”,意味著崇高的社會地位。“子”是先秦對男性的稱呼。因此,“君子”原指地位尊貴的男子。甲骨文中未見關于“君子”的記載,西周時期的《尚書》中首次提到“君子”,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。《易經》中“君子”一詞共出現20處,皆用來指稱奴隸主。“君子”的使用頻率在《詩經》里明顯增多,共183例,除了少量作為女子對丈夫或情人的稱謂外,主要用以指代奴隸主貴族。
 
  然而,因為“君子”往往指身居高位者,所以常與一定的道德素質要求相聯系,例如《尚書·無逸》要求君子“無逸”,不能貪圖安逸。《詩經·淇奧》用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來描述君子的才能與品質。當然,這種聯系是比較松散、不固定的,所以《詩經》中也有不少詩句用“君子”來指稱品行惡劣的奴隸主貴族,如《詩經·伐檀》的“彼君子兮,不素食兮”,《詩經·雨無正》的“凡百君子,各敬爾身”等。
 
  總體而言,西周時期的“君子”通常是身份地位的標志,尚未發(fā)展出系統(tǒng)的道德內涵。
 
  沿襲:地位內涵的淡化
 
  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“君子”不再單純作為社會地位的象征,更是德行的體現與表達。當然,仍有部分“君子”的使用沿襲了先前的用法,指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。例如《道德經》26章“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”,31章“君子居則貴左,用兵則貴右”,這兩處提到“君子”,應指在軍隊中擔任一定職位的官員。而道家另一部重要典籍《莊子》中有36處對“君子”的論述,其中與社會地位直接相關的只有《莊子·在宥》“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”一句,指出“君子”如果不得已需要治理天下的話,那就“莫若無為”,讓一切順其自然。墨家典籍《墨子》中“君子”共出現115處,僅四分之一的“君子”具有社會地位內涵。儒家代表作《論語》中,僅10余處含有“君子”的論述明確用以指代社會地位。如《子張》“致遠恐泥,是以君子不為也”,說明“君子”從事的是遠大的事業(yè)而不是小技藝;“君子信而后勞其民”,既要管理百姓,又要“信而后諫”,勸誡統(tǒng)治者。
 
  延伸:道德內涵的確立
 
  如前所述,盡管“君子”仍用以指代男子的社會地位,但這一用法已逐漸為道德內涵所取代。需要注意的是,各家學說對“君子”的道德標準要求并不一致,其構建的“君子”形象也存在較大的差別。
 
  1.《論語》
 
  《論語》中包含了大量對“君子”的描述,分別從仁、義、禮三個方面勾勒出一個體系相對完整的“君子”道德范式。
 
  仁是“君子”的信仰。《里仁》中提到:“君子去仁,惡乎成名?”仁是“君子”一言一行都必須遵守的信條。如果去掉仁,“君子”便不能成為真正的“君子”。“冒昧必于是,顛沛必于是”,不能因為外在環(huán)境而改變?!额仠Y》里對仁的定義是:“克己復禮為仁。”并且清楚地揭示了儒家理想的終極目標是“天下歸仁”。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途徑則是“篤于親”,因為孝順長輩、友愛兄弟是仁德的根本,“君子”以此為本,方能“本立而道生”。
 
  義代表了“君子”的價值取向。義往往與利對舉,代表兩種迥然的價值維度。正如《里仁》所言“君子喻于義,小人喻于利”。對義的不同選擇,將“君子”與一般人區(qū)別開來。“君子”在選擇道義的同時,一方面需要將其推而廣之,即“君子之仕也,行其義也”;另一方面則要處理好勇與義的關系,因為“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”。君子應遵循正確的價值取向,否則容易走上歧途。
 
  “君子”立身處世的原則在于禮?!队阂病贩Q君子“博學于文”,首先要做到知識廣博,然后“約之以禮”,借助禮法約束自己的行為,這樣就不會有違正道?!缎l(wèi)靈公》也用“禮以行之”來要求“君子”,認為“君子”言行必須嚴格按照禮法進行?!都臼稀放c《堯曰》反復強調禮是“君子”安身立命的言行規(guī)范,因為“不學禮”與“不知禮”,最終都“無以立也”。
 
  2.《墨子》
 
  相較于《論語》,《墨子》里“君子”的道德標準更近似于零散的“點”的要求,包含行義、兼愛、無斗等多個方面。例如《親士》指出:“君子自難而易彼”,“君子”應嚴于律己、寬以待人;“君子進不敗其志,內究其情”,“君子”志向堅定,無論處于順境和逆境都不會改變初衷。《耕柱》稱“君子無斗”,認為君子應胸懷寬廣,與人和睦相處。在《修身》篇里,墨子指出“君子”必須具備廉潔、道義、仁愛、憐憫這四種品質。此外,“君子”還應該做到兼相愛、交相利、明天志、敬鬼神、棄禮樂等。
 
  3.《莊子》
 
  莊子認為儒家學說中對“君子”的道德要求違背了人的本性,所以即使像曾參等人那樣精通仁義,也“非吾所謂臧也”,不是莊子心中的理想人格。如伯夷那樣為了賢名而死,則更是為莊子所詬病?!恶壞础防镎f:“天下盡殉也。”為了仁義而死的“君子”,與為財物而死的大盜并沒有本質的差別,都是為了滿足欲望而傷害生命,因此不值得效仿。同樣,遵循禮法也是對大道的背離?!洞笞趲煛分刑岬降兰液腿寮覍识Y的不同態(tài)度:孟子反、子琴張在好友死后唱歌,子貢詰難這種行為不合禮制,卻遭到二人的嘲笑:“是惡知禮意!”“君子”嚴格遵守世俗的禮法制度,按照規(guī)則處理喪事,意味著失去了人的本真。
 
  《在宥》一文里描述了莊子對“君子”的設想:“從容無為而萬物炊累焉。”希望君子能夠不顯露才華與智慧,行事合乎天理,對待外物如同煙塵一般自由自在。這種合于道而不拘于仁義,順應自然、保全本性的品質,是莊子對“君子”理想人格的最高期待。
 
  整體而言,西周時期的“君子”主要用以指稱男子的身份地位,而具備一定社會地位的人往往承擔相應的社會職責,因此人們對其道德品質會有所要求。這種地位和品行之間松散的聯系,在諸子著述中逐步變得緊密。盡管不同學派對“君子”的認知不盡一致,甚至相互矛盾,但正是因為諸子學說的關注、討論與闡釋,“君子”一詞的道德內涵才得以構建完善并最終確立起來。(作者:何李,單位:廈門理工學院)
 
  轉自:光明網



  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,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“中國產業(yè)經濟信息網”,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。凡轉載文章,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。版權事宜請聯系:010-65363056。

延伸閱讀

  • 古人的君子氣度:孔融讓梨 廉頗負荊

    在中國流傳最廣的蒙學讀本——《三字經》中“融四歲,能讓梨”婦孺皆知??兹谒臍q時,和家族中各位兄長一起吃梨,自己直接挑了一個最小的梨。長輩們就問他什么原因,孔融回答:“我小兒,法當取小者?!?br> 2017-06-25
  • 小康社會與君子人格

     “小康”一詞最早見于《詩經·民勞》:“民亦勞止,汔可小康;惠此中國,以綏四方”,此處“小康”為安逸、安康之意。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在構思理想社會形態(tài)時,把“小康”看作僅次于“大同”的一種理想社會模式?!抖Y記...
    2017-09-21
  • “一帶一路”有哪些歷史文化內涵

   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,“一帶一路”并非一個封閉的孤立體系,而是一個開放的合作體系。“開放包容”“互學互鑒”——這一植根歷史、面向未來,立足中國、朝向世界的提法。
    2017-06-30
  • 文化自覺的標志性作品

    文化自覺的標志性作品

    根據陳忠實原著改編的同名電視劇《白鹿原》近日播出,一時間成為中國電視劇行業(yè)的熱點話題。這部作品具有鮮明中國氣派、文化自信和藝術良知,或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散發(fā)出經典的魅力。
    2017-07-12

熱點視頻

第六屆中國報業(yè)黨建工作座談會(1) 第六屆中國報業(yè)黨建工作座談會(1)

熱點新聞

熱點輿情

特色小鎮(zhèn)

版權所有:中國產業(yè)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-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